基本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2019年学校工作报告

作者: 审核: 编辑:谌亮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

改革创新  笃定前行 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作出新贡献

——学校2020年“双代会”工作报告

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文清

202052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坚持“一体两翼三化”的发展战略和“开放办校、技术立校、创新强校、人才兴校、质量荣校”的发展思路,学校事业实现五项历史性突破,试点改革取得五大显著成效,为助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8次,党委会第一议题共学习50项内容。积极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构建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三位一体”中心组学习模式,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组织开展集中学习17次。提出班子及成员整改措施242项,立行立改181项,持续整改61项,推动解决了一批师生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认真做好主题教育总结提炼和经验推广,媒体报道学校主题教育共220多篇,其中国家级19篇、省级29篇,学校新闻报道量位居全国开大体系首位。

(三)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覆盖率实现100%。举办4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加强揭西县井新村精准扶贫工作。研制系列微视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获“广东高校党建优秀创新案例奖和十佳创新案例奖”,获省高校“样板支部”1个,省高校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一、二、三等奖各1个。在省属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获评为“好”等次。

(四)抓好干部队伍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完成了中层干部换届和科级干部调配工作,新提拔处级干部27名,科级干部55名。中层干部换届后,教务处、科研处等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以及8个教学学院院长全部是教授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数量三年翻番计划,引进高级职称和博士共7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加大干部和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到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开展中层干部培训,举办6个教师业务培训班,推动干部和教师队伍向高素质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中层干部廉政档案,进行新一轮廉政风险防控排查,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出台3项制度,完善纪检监察机制。开展谈话提醒152人次,其中咬耳扯袖129人次,红脸出汗23人次。

   二、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五项历史性突破

扩规模提质量,教育教学实现历史性突破。2019年,广东开放大学招生近12万人,与当年全省高职扩招总规模相当;国开广东分部招生3.7万人,维持原有规模不缩减;理工职院招生近5000人,并合作设立了6个扩招专项计划教学点;开大附属职校招生3000余人。整体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为提高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出了显著贡献。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组建了全省体系二级督导队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开大(电大)、合作分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课程考试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多个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加强教学过程督导。2019年毕业生学位论文终审通过率100%,居全国开大体系首位;理工职院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居全省高职前列。理工职院学生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7项,取得历年最好成绩;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二)构建终身学习大枢纽,终身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20195月,挂牌成立广东老年大学,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规格师资、普惠性办学的原则,迅速办出了鲜明特色,产生了广泛影响。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名誉会长顾秀莲,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等领导和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依托基层开放大学设立了40多所老年大学分校,初步形成全省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成为我省老年教育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省体系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硕果累累,获2019年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奖数量达总设置数的一半。以云浮开大为基础共建云浮乡村振兴学院,向乡村一线延伸,设立了龙湾、稔村等乡村分院,将乡村振兴教育送到乡间田头,探索形成“云浮模式”。省委常委叶贞琴同志专门到学校调研,盛赞“广东开放大学是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重要支撑”。牵头研制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规划与装调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通过省人社厅备案并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财政补贴范围,是全省教育系统首批通过备案的两个标准之一。

扩容增量保安全,信息化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组建以教育信息化权威专家程建钢教授领衔的团队,研制出台符合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特色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做到一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扩容增量,以更好地适应全体系大规模信息化教学。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2019年自筹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合计超过千万元;今年与中国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获得该行赞助价值1000万元的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权。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平台为大规模线上教学和居家办公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充分凸显了在线教学优势。

完善优质资源供给链,在线资源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组织全国思政名师名家录制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微视频,吸引了全省高校200多万名大学生和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南方网、广东文明网等设专栏推广,成为我省思政教育品牌学习资源。探索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链建设,与省证监局、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省证券期货业协会等合作,共建优质学习资源,开展了投资者教育进社区、金融知识进社区、健康知识进社区、海洋知识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该模式已在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并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探索适用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优质学习资源建设,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教育部立项,按一体化要求规划,可同时供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使用。

推动资历框架实践应用,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牵头起草并推动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全省高等教育在籍学生的境内外学历与非学历学习成果,均可基于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并明确了8种具体转换办法。这是继研制全国首个省级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后,在学分银行实践应用方面实现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学校承办了粤港澳资历框架建设三方研讨活动,推动省教育厅与港澳分别签订《粤港资历框架合作意向书》《粤澳教育培训及人才交流合作意向书》,粤港澳三方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启动了物流业、工业自动化系统等多个行业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研制,发布了多个试点专业学分认定和转换细则,积极开展资历框架、学分银行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工作。

   三、深化开放大学试点改革取得五大显著成效

强化体系合力,整体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19所市级电大已全部更名转型为开放大学,69所县级电大已有59所完成更名转型。修订了《基层开放大学绩效考核办法》,开展基层开大年度绩效考核并给予专项资金奖励,组织基层开大校长参加暑期专题培训班,加强对基层开大建设的调研、指导等,积极争取省教育厅、地方政府对全省体系的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强化体系合力,推动协同发展。2019年,学校承办了全国新时代开放大学建设与展望研讨会,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莅会指导,会议全面总结开放大学试点改革七年来的经验成效,提前备战开放大学试点改革验收工作。

实行培优提质,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新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7个专业,停办了8个专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建设思路,推动专业建设培优提质。标准化工程专业全国领先,建有全省唯一的省级标准化协同育人平台;社会工作(社区养老服务)专业是广东唯一的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通过省品牌专业验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了省重点专业验收;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产教融合成效明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成为1+X证书试点专业。按照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整合全校专业建设资源,培育了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狠抓项目落实,“创新强校”及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创新强校工程”规划方案考核指标体系,分类立项,细化任务,抓紧抓实项目建设。在2019年度全省高职院校“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获B类院校第3名的优异成绩。不断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获“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修订印发各部门职责;健全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机制;加强审计工作,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四)营造科研氛围,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强科研改革,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出台《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业绩认定与奖励办法》等制度;建设科研团队,推动体系整体科研实力提升。学校全年获省部级项目8项,市厅级项目32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有3个项目获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立项,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是全国首个专注于老年教育的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党委书记被国开邀请在全国开大(电大)体系科研工作会上作专题报告。

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取得显著成效。主动向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沟通汇报学校办学情况,广东开放大学获得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增学位综合奖补资金2500万元(连续三年,每年2500万元)。2019年开大理工“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合计1987万元。2019年全年共获财政专项拨款1.95亿元,同比增长185.63%。得益于招生规模的稳步扩大,2019年全年教育事业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166.7%,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经多次沟通汇报,在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与推动下,学校下塘西路23号大楼资产划拨得以免税7250万元,进一步减轻了学校财政压力。中山校区新建成学生第二食堂,改造运动场,增设环形跑道,启动1#人才公寓和“提毛”工程,不断扩宽办学空间。营造了以国学园、中山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景观,改造了校园主干道及生活区草坪,新种了一批树木,实现了校园的绿化、美化,优化了校园环境。

   四、支持发展、提高待遇,努力提升教职工获得感

   (一)支持鼓励教职工发展同意14名行政人员根据自己专业发展规划转岗为专任教师,支持15名教职工在职进修博士学位、1名教职工博士后进站;选派15名教师为国内访问学者,24名教师到德国、日本进行研修,3名教职工到教育部、省教育厅业务岗位挂职锻炼,182名教职工参加企业实践。印发了《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广东开放大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章制度,促进教职工发展。组织开展了全体系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评选,共144名教职工获得表彰。

   (二)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式,完成了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清退补缴工作,补齐符合条件退休人员相关待遇,为教职工购买“广东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项目。大幅度提高聘用人员工资收入,缩小了不同用工类型的收入差距。努力解决中山校区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入户等问题。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上级领导部门正确指导的结果,更是全校教职工同心协力、积极作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广大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理论联系实际推动转化落地上需要进一步下功夫;以高水平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干部队伍主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干事创业精神、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与现代治理要求有差距;信息技术与党建及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有待加强;攻坚克难,破解中山校区校中村等历史遗留难题的措施不够有力。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找准着力点、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2020重点工作部署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认真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要求,坚持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两手抓,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今年3月,学校印发了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要点还提出了39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接下来,各单位(部门)要对标对表,梳理推进情况,强化有效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进一流开放大学和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从心理上、思想上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认真做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实现“双胜利”。按照学生返校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平稳有序推进学生分期分批返校。本学期仅安排2020届毕业生返校,共分7批次进行,613日开始,至72日结束。学生返校方案已于521日上报属地政府,529日中山市学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来校实地检查,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工作分工,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全力做好学生返校工作。在完成本学期学生返校工作之后,要认真总结经验,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做好下学期学生返校工作。

二、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56个学科专业团队。推动优势学科专业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建立健全“专本融通”课程体系,打通学历课程与非学历课程,统筹推进各类数字化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做好现代学徒制、中高衔接三二分段工作,加强高职专业学院、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计划等专项工作,推进1+X证书试点项目。今年,学校组织了6个专业申报省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了12个专业申报1+X证书试点项目,教务处、实训中心、各相关学院要积极跟进,认真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推进多元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三、着力提升在线教学水平

推进专、本线上教学改革,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在线教务管理水平,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注册、学习、交流、答疑、考试一站式在线服务,搭建教师空间、学生空间,以及教学管理空间,实现在线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开发教育教学大数据系统,伴随式采集数据,实现师生教育和学习活动可检测、可分析,形成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教务平台和学分银行等信息系统生态圈。把狠抓质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开展线上教学诊断评估,对在线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建立适应在线教学的教师激励机制。

四、积极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落实高职“扩容、提质、强服务”要求,稳步拓展学历教育合作办学,做好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招生工作,为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出新的贡献加强合作办学单位规范管理,切实防范招生风险。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上下要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要加强对困难学生、对疫情重点地区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要完善网络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线上指导。要充分发挥在线优势,开通在线招聘平台。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地就业创业。

五、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继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和专业带头人业务能力培训。采取校企、校校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信息化专业团队。结合我校多种类型教育并存的实际情况,发挥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相关专业教师资源,用好柔性引进的人才,探索出切合学校实际、体现办学特色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新路子。更加关注一线教师的发展,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六、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优势

聚焦符合学校发展战略和多校区办学、体系化办学特色目标,逐步实施信息化建设规划。加强新版教学平台建设,完善新平台课程资源、活动交互、考试评价、信息查询等功能。加强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OA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教学直播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升级,推广企业微信。推进信息共享,破解信息孤岛,强化智能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七、努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巩固依法治校示范校成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今年要完成内控体系建设。按“放管服”要求,推进二级管理落地,充分发挥各单位(部门)主体作用。强化绩效考核,努力实施量化考核。要加强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做好第二批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审计,落实6项未完成的审计整改工作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进一步理顺学校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广泛推进学分银行实践应用

   开展学分银行制度宣传推广,加强行业资历框架子标准研制,推进学分银行服务网点建设,扩大学分积累、认定和转换试点范围。积极参与国家学分银行和国家资历框架研究建设工作。贯彻落实省教育厅部署,研制职业培训成果登记储存实施细则,探索1+X证书制度、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的学分银行应用试点。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对接工作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终身教育体系

   九、加快终身教育大枢纽建设

   推动广东省终身教育指导中心落地,充分发挥学校在全省终身教育的指导服务作用。适时成立广东老年大学教学联盟,加快全省体系老年大学分校建设,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推广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老年教育研究基地建设,力争建成全国老年教育研究高地。推进社区教育标准化建设,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强化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将广东终身学习网建成终身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教育体系,努力将乡村振兴教育云浮模式上升为广东方案。贯彻落实“以训稳岗”精神,强化职业培训法定职责,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主动承担补贴性培训。加强和改进扶贫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

   十、做好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办学成效,深入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调查研究、专家论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科学谋划一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推动将广东市民学习广场、广东终身教育信息网络系统、理工职院中山校区五期工程等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

十一、大力加强校园建设

积极推动图书馆工程复工及后续建设,争取今年投入使用。想方设法推进“校中村”清理工作。扎实推进“提毛”工程项目建设,做好人才公寓工程项目建设有关工作;做好学生宿舍、体育馆、运动场等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报建等工作。做好中山校区校园生态绿化和人文景观建设,打造若干校园文化精品,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积极促进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师德师风建设。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和谐美丽校园。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多,我们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用汗水浇灌收获。接下来的七个月,我们仍需砥砺奋进、迎难而上,以实干开拓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笃定前行,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奋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作出新贡献!


手机版